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


化疗因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给药方式、不同及给药剂量等具有不尽相同的不良反应,我们可以提前使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减轻其不良反应,概括如下: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反应常见于大剂量铂类、烷化剂、蒽环类等化疗药物的应用,一般我们在化疗前应用止吐剂进行预防治疗,常用的有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等,呕吐反应一般在化疗3~5天后逐渐减轻。

  2、泌尿系统损害:铂类、环磷酰胺等应用,患者应多喝水(水化)多排尿,必要时可加用相关保护药物。

  3、骨髓抑制:即是化疗后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下降,常发生在化疗后7~14天左右,因此化疗结束后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一般3天左右查一次)。必要时要配合成分血输注及使用相关血细胞生长刺激因子等药品。

  4、心脏毒性:常见于反复多次大量使用蒽环类细胞毒性药物,在其它联合方案发生率较低。

  5、粘膜炎:常见于使用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大剂量甲氨蝶呤等的患者,严重的可引起消化道粘膜溃疡,造成进食困难、疼痛、感染,注意提前预防,必要时应及早给予抗生素、止痛药以及支持治疗等。

  6、其他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肺纤维化;局部血管、皮肤硬结、色素沉着、静脉炎;某些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肌肉灼伤、甚或水疱、溃烂、坏死等;某些药物可导致四肢末梢神经的麻痹如大剂量顺铂或长春新碱等。



以上就是关于“化疗不良反应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