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平时在饮食上很注意补钙,怎么还会患上骨质疏松呢?其实,矿物质的营养补充只是增强骨强度的手段之一,甚至并不是最主要的手段。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欧美中老年人每日补钙量是非洲人的数倍,然而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率却远高于非洲。再看看我们的祖辈,五六十岁的老人挑着重担依然健步如飞,那时饭都吃不饱更谈不上经常补钙了,但是很少有人因为稍微摔一跤就骨折的。看来并非只靠营养素的补充就能预防骨质疏松,运动对于骨质强壮更重要。


运动对改善骨强度的作用机制

运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地面反作用力和肌肉收缩力对骨产生机械应力刺激,这种刺激使成骨活性增强,还能增加骨组织内DNA和骨胶原的合成,引起骨结构适应性变化。骨干变粗、骨密度增厚、骨物理强度和坚硬性增加,延缓和推迟了骨质退行性变化。

运动可使某些与骨代谢有关的激素发生积极性变化,从而影响骨的重建过程,使骨量保持增加或维持。一般来说,人在成年后骨质再生和丢失的过程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在35-40岁之前,骨质再生的量会大于丢失的量,之后骨质丢失会占上风。但是,年轻人若运动严重不足,骨代谢水平会大大下降,骨质丢失速度会明显加快;反之,若保持终身锻炼的习惯,中老年人的骨质丢失进程也会大大缓解,因此,强骨锻炼一定要趁早。

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食欲,促进肠胃的蠕动,提高消化功能,增加吸收营养物质和蛋白质、钙、磷及维生素D等的几率。因此常运动的人有利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会大大增加。


以上就是关于“强化骨质要多运动”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