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董蕊)肝脏,英文liver,来源是live(生命)。“No liver means no life”,而世界范围内肝癌的5年生存率仅仅稍高于胰腺癌,约在18%;中国大陆仅为14.1%。

中国的肝癌专家们从未停下探索肝癌防治新突破的脚步。6月15日,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卫生健康分论坛在厦门举行,其中肝癌与免疫分会场大咖云集。海峡两岸数十位肝癌手术、肝移植、放化疗、免疫药及中医专家分享了肝癌治疗的前沿观点。

“最凶肝癌”术后复发有望减少1/4

肝癌中,“中央型肝癌”凶险程度最高、手术难度最大。“中央型肝癌”长在肝脏中间、大血管密布,很难把癌症组织切干净,大出血和复发风险都极高,一直是肝癌手术的“难中之难”。

以降服“中央型肝癌”知名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肝胆外科吴健雄主任分享了自己和团队“拿下”中央型肝癌的经验:微创与扶正协同。

“微创不仅指手术,还包括精准的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一切能保护患者少受创伤的治疗。运用微创理念,我们能够避免给患者带来新的身体伤害新的免疫不平衡,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几率也会小一些。”吴健雄主任介绍。

除此而外,吴健雄团队自2007年开始就在吴孟超院士的带领下开展了重要攻关“以手术为主的中央型肝癌综合治疗”,践行试验肝癌治疗的“扶正协同”理念。试验结果是令人鼓舞的:运用中药扶正协同的研究组中央型肝癌术后复发率只有39.7%,对照组是64.5%,“最凶肝癌”的术后复发率减少了24.8%。

肝癌药物的成功希望或在中国

免疫疗法当下是各类肿瘤治疗的“焦点明星”,包括肝癌治疗。台湾算是免疫治疗的“先行者”之一,去年9月,台湾就通过了细胞疗法(即细胞免疫疗法,体外培养人体自身免疫细胞再回输人体的疗法)法规大纲,现在整个台湾的医疗、学界、产业界都围绕细胞免疫疗法大动了起来。有关细胞免疫疗法的“恩慈条款”也已放出,一些患者提前试用。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卫生健康分论坛肝癌与免疫分会场名誉主席林哲安分享了关于肝癌免疫药物研发方向的想法。“免疫疗法在肝癌上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现在美国已经研究出了很多免疫药物,像PD-1、PD-L1也都进到我们中国了,但是一个研究长达十几年花费大概30亿美元的药物,真正使用的时候还是有患者完全无效。与此同时,传统的中医药又在肝癌综合治疗中表现得那么好,我们是不是可以回过头来考虑把中医思维、中药成分纳入肝癌的免疫治疗研究中?”林哲安相信,大陆与台湾联手进行肝癌治疗研发,一定能碰撞出希望的火花。

中国民众对酒的认知清楚了,肝癌就少了

中国的肝癌患者占全世界的55%,每年因原发性肝癌死亡约81万例。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是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卫生与健康分论坛大会主席。

黄洁夫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他最想提醒大众的是破除“饮酒有益健康”的错误认知,酒精对肝脏一定是百害而无一利。控制好乙肝、丙肝、酗酒这三个肝硬化高危因素,原发性肝癌就能大大减少。“防治肝癌,一定要把预防考虑在前面。等到找医生的时候,可能就晚了!”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脑出血病人康复哪里好?“最凶肝癌”术后复发有望减少1/4,海峡两岸大咖谈肝癌防治”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