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拿着体检报告之后,只是简单地从“健康”与“不健康”,“患病”与“没患病”的层面上来理解。这是一种误解。杭州康复养老网体检中心主任指出,体检报告单是非常详细的“健康分析报告”,体检结果的每一个数据都可以深入分析:它不但让你可以提前预知未来5~10年内患某种慢性病的几率,更能提出了各种切实可行的改进、干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饮食、心理、锻炼、作息等。这就使体检不停留于表面,真正做到深入实际,达到“突发疾病早知道”的目的。因此,比体检更重要的是健康评估,而这就需要找专业的医生来做解读和分析。体检只是了解一个人真实健康状况的第一步,而体检之后的健康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干预生活,才能真正让体检起到“防未病”的作用。


体检越来越得到大众的重视,但是不少人对体检还是会有一些错误的理解。

误解一:平时身体很健康,定期体检没必要。

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有些疾病的发展速度很快,而且症状不明显,让人很难察觉,待到察觉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坚持定期体检。

误解二:不是大病,不用在意。

这更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体检后医生都要在体检报告上提示某些异常项目需要复查,或3~6个月之后做有针对性检查。有些疾病在潜伏期或初发期可能查不出,或可能检查指标略有改变但还没有达到确诊的程度,一些不明显的改变可能就是大病变的先兆,而复查就是针对异常指标的跟踪检查,从而达到早期发现确诊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误解三:体检无法检出肿瘤。

目前,只有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有可能在无症状的情况下,通过常规健康体检及普查早期发现。如肺癌、胰腺癌、脑肿瘤等,体检时往往难以发现病灶,一旦发病却已经到了中晚期。但这并不代表肿瘤不能发现。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定期、动态地监测体内肿瘤的活动情况。尤其对曾经接受过肿瘤手术的患者而言,肿瘤标志物的筛查过程中,若发现癌胚抗原(CEA)指标突然增高,将成为肿瘤复发的重要证据。



以上就是关于“要重视体检后的健康评估”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