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的上肢水肿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多数发生在有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身上。它既可在术后即出现,亦可在术后数月甚至若干年后出现。这两种情况下的水肿,其症状和发病机理既有所相关,又有所区别。



手术后即出现的水肿,主要是因行腋窝清扫术时损伤腋窝局部软组织,导致患侧腋窝局部软组织水肿,压迫血管而致回流不畅,再加上术后伤口局部加压包扎,进一步加重回流障碍而发生整个上肢的水肿。此时水肿可较重,且各处肿胀较均匀,手背亦可出现水肿,甚至手指活动亦受影响。

这种情况下的水肿可随伤口局部软组织水肿的恢复,以及加压绷带的去除,在1-2个月内逐渐得到恢复。当然,此时也存在淋巴回流障碍的问题,但由于水肿发病较快(往往在术后数天内即可发生),滞留于患侧上肢的淋巴液较少,尚不足以成为水肿的罪魁祸首。

当然,若术后不能建立良好的淋巴回流旁路,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因素可参考《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诱因及日常护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滞留于患侧上肢的淋巴液总量会逐渐增多,致使水肿在术后不能完全消退,或消退后再次发生水肿,此时的水肿即是淋巴水肿。

  美国理疗协会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不同,共分为4期:

1)0期:又称亚临床可逆期,属急性期

  症状:自觉上肢“沉重”或“饱满”;主诉戴戒指和手表困难;手或上肢反复肿胀。

  体征:看不见上肢水肿,较术前周径增加0-1cm或体积增加0-80ml;指压无凹痕。

  2)1期:又称临床可逆期,属亚急性期

  症状:自觉上肢“沉重”或“饱满”;不能戴戒指和手表;多数时间手或上肢肿胀。

  体征:水肿较轻,但患肢可见饱满,较术前周径增加1-2cm,或体积增加80-120ml;指压轻度凹陷性水肿。

3)2期:又称临床不可逆期,属早期慢性期

症状:自觉上肢“沉重”或“饱满”;不能戴戒指和手表;手或上肢肿胀持续全天;肿胀开始影响功能和美观。

体征:可见明显肿胀,指压后非凹陷水肿;较术前周径增加2-4cm,或体积增加120-200ml。

  4)3期:又称临床不可逆期,属慢性期

  症状:自觉上肢“沉重”或“饱满”;不能戴戒指和手表;手或上肢肿胀持续全天;肿胀开始影响功能和美观;反复皮肤感染和蜂窝炎。

体征:临床橡皮病,指压后非凹陷水肿;较术前周径增加>4cm或体积增加>200ml;皮肤色素沉着。

一般来说,从0期到3期是一个逐渐发展加重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此需要注意一点的是,这只是从疾病整体发展情况的角度作出的分期,每个患者的其症状和体征并不一定与其分期完全相符。临床上我们观察到,不同分期的症状和体征有时亦有交叉的情况。例如有的患者仅手肿胀,可持续全天,且指压后非凹陷水肿明显,但上臂和前臂均无肿胀;而有的患者仅前臂或上臂明显肿胀,外观明显异常,但手背正常,亦无非凹陷水肿。所以具体分期需结合主观症状及周径、体积增加等多方面的情况确定。


以上就是关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症状及分期”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