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胆囊息肉,是一种B超的形态学的诊断,是说在B超检查中发现胆囊内有异常息肉样的的凸起。



胆囊息肉的性质通常是胆固醇性的结晶,这种结晶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发展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也可能是一种肿瘤,但相对比例并不高。在B超检查中,胆囊息肉的性质不能得到鉴别。因此,对于无症状的胆囊息肉病人,需要考虑的主要是其肿瘤的风险。大量资料表明,当胆囊的肿瘤直径不超过0.5cm,其发生恶变的机率是很小的。因此,在临床上,医生一般以0.5cm为标准,只要息肉直径不超过这个标准,病人又没有症状,就可以继续观察随访。通常的随访策略是每半年检查一次B超,一旦发现息肉快速增大,特别是单个息肉,或息肉合并结石,应及时手术治疗。

对于有症状的胆囊息肉病人,其手术适应证要适当放宽。应当注意的是,胆囊息肉病人的胆囊通常具有功能,一旦切除胆囊,可能会导致病人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油腻食物后腹泻、上腹部不适,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体检时发现胆囊息肉,平时没有症状,也需要手术吗?”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