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出门诊时,连续碰到了好几个忧心忡忡的就诊者,他(她)们都是刚刚进行完每年一次的单位体检,冷不丁被查出有胆囊息肉。于是原本轻松的生活改变了,每个人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担心和紧张,有的甚至主动提出要切除胆囊。那么,胆囊息肉真的这么可怕吗?看来,我有必要给大家扫一扫这个盲了。


什么是胆囊息肉

其实大家所说的胆囊息肉往往是指胆囊息肉样病变,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随着B超技术的普及和国人健康意识的增强,常规的腹部超声体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此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也就越来越高。而超声科医师在做诊断时一般会将所发现的息肉样病变简单的写成胆囊息肉。而实际上,胆囊息肉样病变包含了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前者是胆囊真的长了息肉,其本质是胆囊本身的腺体、肌层的异常增生,这是一种胆囊的肿瘤。后者主要是由于肝脏清理功能失调、紊乱引起胆固醇积聚和结晶体,胆囊慢性炎症引起炎性增生,胆囊、胆汁异常改变引起的其它增生性病变,而这部分占所有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绝大部分。因此,从概率上讲,大部分就诊者的胆囊息肉都是这种非肿瘤性息肉。


如何区分这两类息肉样病变

B超检查容易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但常难以定性,临床对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亦较困难。如果病变表现为多发的高强回声,且有漂浮感和慧尾征者多提示为胆固醇息肉,这种情况是完全不必担心的。如果病变为单发、回声较强、固定不移动、体积较大(一般超过1cm),则更提示为真性息肉,这就值得多关注了。当病变小且位于胆囊颈部时,或伴有胆囊结石时易造成漏诊,且对其定性和鉴别亦有一定困难。万一诊断不清和存在疑虑的时候,可以选择增强CT,通过病变的血供情况鉴别病变到底是真性息肉还是胆固醇沉积症。


如何对症下药,选择正确的治疗措施

对于真性息肉,我们还是建议手术治疗的,但也并非所有胆囊息肉都需手术治疗,一般对于单发病变且个头较大者(直径大于10mm),息肉的根蒂粗大者,这类息肉恶变的比例较高,早些切除胆囊可以免除后患。如果彩超和CT检查已经提示病变有丰富血供,高度怀疑是恶性息肉,则更是应该尽快手术。如果是多发的小息肉病变,但是伴有胆囊结石,经常有腹痛的症状,本人年龄偏大,这种情况下手术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也是我们推荐的首选治疗。而其他息肉样病变,没有什么症状,可以采取定期观察的方案,比如3-6个做一个超声检查,是不用太紧张的。假如在复查的过程中,息肉的表现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可以按上述标准处理。


以上就是关于“胆囊息肉应该如何治疗”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