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有众所周知的明确手术指证,但是目前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尚无公认的适应症,而且尚未被列入胆囊结石治疗的诊疗指南和常规。



综合国内外的文献,其指证有较大差异,国内以胆囊功能较好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胆囊结石为主,而国外文献有零星报告,且以急性胆囊炎无法耐受麻醉和大手术的高危病人为主要对象。


1 保胆取石的相对手术指证

其手术的适应证包括:1)经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2)Tc99ECT或口服胆囊造影,胆囊显影,功能良好;3)虽然Tc99ECT或或口服胆囊造影不显影,但术中能取净结石证实胆囊管通畅者。

综合国内其他学者提出的保胆取石指证为: 1)要求脂肪餐后胆囊收缩面积大于30%,或静脉胆囊造影胆囊充盈,胆囊功能良好,胆囊排空收缩功能正常; 2)胆囊管无结石嵌顿、胆囊管通畅; 3)患者无右上腹疼痛症状或症状轻微,炎症轻;4)B 超显示胆囊大小正常,胆囊无萎缩和囊壁厚度正常、胆囊壁<0.3cm,黏膜光滑、胆囊炎症不重的结石或息肉患者;5)结石单发或多发不超过3枚、且结石直径<1cm;6)排除嵌顿性结石、胆囊变异、胆囊恶性病变等;7)大部分文献把患者的保胆要求作为重要指证。Marberger等提出保胆取石的指证是:胆囊功能正常,结石直径< 3cm,胆囊的解剖位置允许经腹膜腔穿刺。

胆囊结石病人约20-40%无临床症状,其中大多数病人并不发生与胆囊结石相关的并发症,往往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至出现符合胆囊切除手术指证时再手术治疗。而国内绝大多数保胆取石的手术指证主要涵盖这一部分病人,对这些病人行胆囊切除已存争议,因此对这一部分病人中的大多数而言,无论是胆囊切除还是保胆取石都有过度治疗之虞,并且可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2 胆囊结石病人是否有必要保胆

胆囊具有极为复杂和重要的功能,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消化和免疫器官。胆囊切除术既祛除了结石,同时又根除了结石滋生的“温床”。但胆囊切除是要患者付出一定代价的: 1)消化不良、腹胀、腹泻;2)返流性胃炎和食管炎;3)胆总管结石几率增加;4) 胆囊切除术作为有创操作,所致医源性损伤无法、也不可能完全避免 [1];5)胆囊切除术后肠肝循环和脂代谢的变化,不能完全代偿恢复。胆囊切除术存在的以上诸多不良影响是保胆取石的理论依据。


3 保胆取石术后的结石复发率

目前胆囊结石的成因研究包括胆固醇溶解体系热力学平衡紊乱,胆道运动动力学异常,胆汁中促成核/抗成核因子平衡失常,胆石形成的相关基因和细菌成石等。保胆取石后缺乏可靠地预防结石复发的治疗,所以保胆取石术后最值得关注的是胆囊结石的高复发率。按照标准的病例选择和手术规范,中期复发率为5%,远期复发率为10%,多于1~2年内复发。


4 保胆取石的前景

目前关于胆囊结石保胆取石尚无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微创技术的革命,但并无胆囊结石治疗原则和理念上的突破。而内镜保胆取石是在高科技发展背景下技术上的改良,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为创新。胆囊结石病人行保胆取石的指证目前尚未例入胆囊结石的治疗常规,对胆囊结石病人实施保胆取石手术,应倍加慎重。

在胆囊结石治疗策略的选择中,杭州康复养老网大部分胆囊结石病人胆囊切除的手术指证是明确的。


以上就是关于“胆囊结石的手术:切胆或保胆?”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