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张赫)2019年11月9-10日, FTC2019首届中国心脏外科前沿技术论坛在北京举办。

在FTC大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主任孙立忠、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教授朱俊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教授郑军、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血管外科技术与工程分会秘书长许尚栋等心外科专家共同发布国内首个《主动脉手术外科操作专家共识》。

许尚栋秘书长介绍说,编写《主动脉手术外科操作专家共识》旨在以简洁生动的方式对主动脉手术前期操作经验做系统总结,并快速推广普及主动脉手术,让更多外科医生能够完成这项常见的心外科手术,惠及更多患者。

如今,在近700家开设了心脏外科的医院中,每年手术量超过1000例的仅20多家,手术量达到300例的医院数量不超过100家。

在分级诊疗制度下,许多核心城市的心外科医生会在工作之余自主下沉到二、三线城市开展手术。孙立忠主任认为,这种趋势给患者带来了切实的好处,一方面,留在当地就医产生的费用能够便捷地通过医保报销,减轻患者负担;另一方面,减少远途奔波,患者治疗依从性会更高。

因此,孙立忠主任所在的中华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推动开展“中国心脏外科学科规范化建设系统工程”,持续助力基层医生培训和基层心胸外科建设,强化基层心外科实践能力的同时,帮助医生、医疗器械研发人员建立交流平台。

“最难的是人才。”郑军教授近年来一直在基层医院协助开展心脏外科建设。 在FTC2019论坛上,郑军教授分享了题为《心外学科快速搭建的方法论》的演讲,介绍了团队过去数年的建设经验。

首先,进行发展定位分析、学科能力评估。对标分析外部竞争者与自身条件,开展医院现场业务调查,并基于学科发展导向制定和设计总体战略地图。其次,建立品牌与影响力。主要通过专家工作站授牌、协会授牌、区域中心认证等方式。第三,建立系统工程学方法制定规划。团队会帮助基层医院分析学科发展现有人才梯队构成的合理性,评估学科硬件配置的完备程度,并完善亚专科发展规划。

郑军教授强调,心外科建设需要多年扶持,不可能快速到很高的水平,“这就好比创业,要做好持续不断艰苦奋斗3-5年的心理准备,还要有5-8年的物资支撑支持准备。”

此外,我国现有心衰病人约1000万人,每年心脏移植约300例,心室辅助装置已成为国际指南推荐的心衰标准化治疗方式之一。孙立忠主任指出,现阶段国内已经有多款自主研发用于心衰治疗的医疗企业进入临床研究,未来3-5年内,将有多个国产心室辅助装置可供使用。

本次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血管外科技术与工程分会主办,大医生兵器谱协办,动脉网承办。高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教授曹勇、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吕金捍、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党委书记薛培丽等也介绍了他们心外科建设、成长的经验。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哪个医院看中风比较好?《主动脉手术外科操作专家共识》发布”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