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王振雅)“高血压一旦发生,就需要终生管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而管理方法和模式效果,直接决定高血压有效控制的效果。

1969年,由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吴英恺(已故)教授、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刘力生教授团队率先建立了我国慢性病防治网络,打造出以高血压防治为基础的首钢模式,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高血压人群防治成功范例,向全球推广。

五十年后,随着医疗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与时俱进的高血压管理借助大数据及新技术新科技,成功实现了高血压管理智慧化升级,打造出了中国高血压防治的“智慧方案”。

强基层:智能化管理助力高血压全时空监控


打通医疗家庭闭环最后一站,落实智慧化高血压管理进入社区,走进家庭,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达2.7亿。《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知晓率为51.6%,也就是说有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而治疗率为45.8%

群防群治、基层防控成为高血压防控的重点,但如何有效大规模基层防控却是高血压防控的难点。

“一直以来,我们以签约医生上门测量、定点社区医院治疗的方式进行基层高血压防控,但据最新出炉的《中国心血管报告2018》结果来看,效果不是很理想。”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顾永林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归根到底,还是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不高,慢病管理模式没有形成,导致疾病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

“不过,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的建设也许将会改善现状,辐射广安市地区的470万人口,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顾永林道出探索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初衷,广安地区经济条件不发达、地广人稀,依靠过去人力采集、管理高血压已经无法满足防控需求。利用大数据、智能化平台是现代社会高血压防治的必然趋势。

顾永林口中的“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是中国高血压联盟、上海高血压研究所牵头,设计并推动的iHEC项目。该项目将运用蓝牙、无线远程网、Internet广域网等前沿通信技术,建立、连接多种检测装备的诊疗及随访网络,形成“仪器在身边,随时安心测”的全时空监测诊疗模式。加之专业权威设备供给方欧姆龙对iHEC血压监测范围进行了全面升级,如:四肢血压监测、血管功能评估、血管硬化或狭窄、24小时全时空监测,患者可定期随访跟踪、辨别各类并发症等功能,更高效的规范了高血压疾病检测、诊断、治疗的各个环节。

王继光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该项目不仅能有效解决传统治疗中,医生无法定时监控患者状况的弊端,而且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充分调动起患者的血压监测意识与积极性,便于后期院方进行用药指导及精准医疗,达到高血压诊治行为规范化的目的。

据悉,患者通过微信进入iHEC平台后,可进行四项内容操作,即查看上传的血压数据,查询血压测量及血管功能检测结果,查询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科普宣教,还可以通过添加好友的方式让家人和朋友知晓自己的病情。

而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通过在一些中心医院建设高血压诊治的专治技术平台。从而为基层打造专业队伍,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推动基层高血压学科建设,让像广安这样的地广人稀的地区,更好的进行居民高血压防控。

汇数据:积累高血压大数据图谱

通过智能化网络搭建,让医患之间高血压的管理与治疗触达率更高。但“高血压的防治不仅需要专家和医护人员,更需要政府、社会共同参与。”

王继光表示,到2022年和2030年,要实现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不低于55%和6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不低于60%和70%的目标。就需要全国各地区对高血压进行规范化管理。

中国高血压联盟以2018年启动的“5月血压测量月”筛查数据为基础,不断采集更新数据。从2018年截至2019年12月,已累计已采集509061例血压数值,覆盖全国34个省市。结合实际采集的血压数据和调查问卷,分析得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等多个纬度的数据。最终以最直观的颜色区分方式,呈现此次调研中各地的达标率。

#p#分页标题#e#

根据2019最新中国血压地图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市的血压达标情况数据为59.5%,居全国之首。河北、上海、新疆则以40%-49%位居第二档。河南、安徽、浙江等省份则以30%-39%次居第三档。最需迎头赶上的则是甘肃、黑龙江、广东、山东四地,血压达标率<20%。

“将中国及各区域人群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和高血压治愈率,以视觉化的UI绘图形式呈现在政府、社会大众面前。”王继光认为,这样可以清晰直观的看到各省高血压控制的情况,从而反映各省居民健康状况。

今后,政府可考虑将“健康GDP”纳入各级政府考核指标,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同努力。从而实现我国高血压“三率”的提高。

据了解,自2020年起,智慧高血压管理iHEC项目将肩负起中国血压地图的数据源提供方,通过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项目(简称iHEC)持续地检测采集各地血压数据,实时进行数据更新。

未来将通过iHEC项目,把这种阶段性的数据筛查,延伸成持续有效的高血压管理。欧姆龙健康医疗将继续为血压地图数据的收集提供设备支持,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和准确的数据支撑。

从上世纪的60年代的“首钢模式”的探索,到如今的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中国血压地图的构建,都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人在高血压防治领域的“智慧”,这些富有“东方智慧”的顶层设计有着怎样的时代特点和未来规划?

“致经典·创未来”新时代高血压防控管理研讨会将于2019年12月5日(周四)下午14:00在北京·人民日报社一号演播厅举行。

答案就在这里,让我们共同期待。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大诚医院怎么样?高血压患者达2.7亿,新方案实现高血压管理智慧化升级”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