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免后13年仍具有保护性,此是浙江省卫生厅委托湖州市卫生局对德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项长达13年的追踪研究的科研项目验收的结果。该项研究为迄今国内重组乙肝疫苗(酿酒酵母)免疫接种效果观察研究时间最长的研究课题。
研究组在德清县1996-1997年间进行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研究》

的基础上,利用135例研究对象既往的检测结果及相关信息,并于13年后进行再次调查与实验室检测,获取了研究对象在出生时、7月龄、12月龄及目前的乙肝感染状况,并结合对母亲HBV感染状况、母乳喂养史、母婴接触史、家庭密切接触成员的肝炎史等的问卷信息,从而对该基因工程疫苗在1岁以内新生儿以及其13年后的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进行纵向综合评价。
据项目组负责人介绍,本次研究是国内外首次分析婴儿期疫苗接种后,母亲及家庭来源等因素对儿童乙肝感染的长期影响,发现母亲乙肝感染影响着其子女处于较高的乙肝抗体水平。研究还发现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需重视其预防问题。研究同时观察到,浙江省德清县有效地推动儿童的乙肝疫苗的接种,乙肝的感染远远低于全国乙肝病毒感染的平均水平。该研究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使用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是预防和控制乙肝非常有效、科学的策略和措施

,并对如何降低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提供了科学依据与研究方向。研究者认为,在推广儿童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实施时,还应择时在我国推广一次全人群中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是控制我国乙肝感染的最有效的措施。
资料来源--浙江省卫生厅


以上就是关于“德清县一项研究发现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接种后13年仍具有保护性?”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