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杭州文仲中医医院慢创中心收治了一名88岁的患者王奶奶。因“反复胸闷心悸5年余,加重伴左足皮肤破溃2天”入住我院。在我们对王奶奶入院诊断时发现,她自身患有多项老年基础病:阿尔茨海默病、冠心病 、高血压、骨质疏松,并且曾经做过右肾缺如(右肾摘除术后)

据王奶奶家属说,2天前突然发现王奶奶左足踝部皮肤出现大水泡,大水泡下方的皮肤还伴随着发黑。家属特别害怕王奶奶的伤口进一步扩大,于是立刻带她来到杭州文仲中医医院就诊。
慢创案例


“卧床”“认知减退”:压疮产生



王奶奶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基本丧伤,又因长时间卧床、无法自行翻身,导致足跟部长期受压。其次,王奶奶本身还患有阿尔兹海默病,造成她的感知觉能力减退,这也是导致她的压力性损伤形成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个体会经常变换姿势减轻因持续受压而引起的不适。若一些疾病导致患者移动、活动能力减退,如脊髓损伤、卒中、多发性硬化等,则会增加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此外,感知觉受损也会影响个体主动寻找协助或自行改变体位的能力,从而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形成。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综合征,或应用某些药物(如镇静剂、催眠药等)都会造成患者感知觉能力的减退而导致压力性损伤易于形成。



中西医治疗:压疮处理


对王奶奶进行入院伤口评估后,她的左足跟部皮肤水泡已破,大小约6*6cm,基底部皮肤混合型伤口;部分发黑,伴有少量分泌物;无明显臭味;周围皮肤无红斑和浸润。


患者病理变化


[ 图片滑动 ]

于是我们每日坚持给王奶奶的伤口清洗、清创、中医敷料后,让她的创口保持在一定湿性环境,更加有利于创面愈合。同时嘱咐护工加强王奶奶的体位管理。

如有各类压疮问题,请点击下方在线咨询

压疮咨询电话:0571-88261816

经处理后王奶奶的伤口逐渐好转,伤口基底可见红色肉芽组织生长,伤口面积缩少(可见上图最后一张)。伤口上皮增生,上皮细胞移行覆盖于肉芽组织表面。目前王奶奶家属对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危害!压疮要尽早治疗


其实压疮本身并不可怕。但作为医生最怕的,是患者家属对长期卧床患者疏于管理,尤其在压疮出现后,未能及时发现或不重视、不及时就医,致使创口面积不断扩大。


蒋医生在给病人换药


我曾接诊过一名因偏瘫患者,入院时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全身多处压疮,骶尾部压疮最为严重。据悉,患者家属在就医前的一个多月,给患者翻身时就发现患者身上出现硬币大小的压疮,当时并未没在意,只用酒精消毒后进行了包扎。在发现患者皮肤有黄色脓液渗出后,才紧急送医。后期经过三个月多的治疗,患者终于逐渐康复。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很容易感染,一旦恶化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有相关统计发现,昏迷、截瘫病人的发生率为23%-27.5%;脊髓损伤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为25%-85%;神经科慢性病人的压疮发生率为30%-60%;住院老人的压疮发生率为10%-25%,发生压疮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4倍



如何预防压疮?


11月17日是世界压疮日,对于压疮来说预防才是重中之重。为卧床患者减轻局部压力,选择合适的支持面、增加患者营养既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避免压力性损伤伤口恶化的必要手段。


皮肤护理

  ❀ 定期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尤其是骨隆突处受压部位


  ❀ 内衣柔软、透气、清洁干燥,床单整洁平整、干燥、无褶皱、无碎屑


   ❀ 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和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当患者大小便失禁时,注意保护局部皮肤避免粪水刺激。


改变体


     ❀ 定时变换患者体位,通常情况下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床头太高不超过30°


     ❀ 对于长期坐轮椅患者,每半个小时抬高臀部。


❀ 变换体位时避免拖、拉、拽等,以减轻局部压力和摩擦力。


❀ 可以使用减压气垫,在骨隆突出处、受压部位使用软垫或敷料(如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予以保护。



杭州文仲中医医院温馨提醒:


     如果在长期卧床或者疗养期间,患者或者家属发现身体受压部位的皮肤出现颜色或皮温改变、疼痛等症状,改变体位后24-48小时内没有改善的,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如您有相关疑问,我院已开通慢创问诊咨询通道,点击下方“在线咨询”即有专业人员立刻解答!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治疗压疮的医院: 杭州文仲医院慢创中心助力88岁压疮患者日趋好转!”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