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女士(化名)是双侧乳腺癌术后近2年的患者。最近,她有了新的困扰。

“最近两个月来,我的右手感觉特别沉,特别重,右侧肩膀也疼痛明显,早晨起来右手掌感觉特别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能治吗?” M女士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特别焦虑。

通过细致查体、评估和测量双上肢周径数据,发现M女士右侧前臂和上臂周径增粗了2厘米,结合患者的主诉和双侧乳腺癌术后近2年的病史,初步诊断为右上肢淋巴水肿Ia期

在排除禁忌症后,团队为M女士制定了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肌筋膜松解结合冲击波治疗。经过大约90分钟的治疗后,患者自诉右手及右肩疼痛由4分变成0分,肿胀和沉重感明显缓解。


M女士感慨道:“治疗效果立竿见影,我又可以睡安稳觉啦,我们有相同困扰的病友很多,我要分享给她们,让更多病友获益。”


什么是

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是淋巴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这种功能障碍是由富含蛋白质的液体从血管系统移动到组织间隙引起的,分为原发性淋巴水肿以及继发性淋巴水肿


哪些人容易

淋巴水肿?

有淋巴水肿家族遗传史、恶性肿瘤(比如乳腺癌、宫颈癌、直肠癌、前列腺癌等)淋巴清扫术及放疗史、下肢静脉疾病及手术史、反复发生的淋巴管、淋巴结炎等病史的人群更容易罹患淋巴水肿。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淋巴水肿在慢性疾病中排名第11位,致残致畸率排名第2位

我国原发性的和继发性的淋巴水肿患者人数每年都在攀升,仅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每年约新增3万人。

由于淋巴水肿患者病情呈慢性发展,发生早期常常被忽略,国内淋巴水肿专业知识尚未普及,大部分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


如何识别

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起病缓慢,大部分患者起初多感觉肢体或局部的沉重、疼痛、满涨、疲劳感;慢慢出现凹陷性的水肿,抬高肢体和简单的压力治疗后能缓解;逐渐地,水肿变得按压后不凹陷,抬高也不能缓解,如果仍不做处理,水肿继续加重,局部组织纤维化、进一步硬化,形成典型的“象皮肿”。


如何治疗

淋巴水肿?

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疗效也最肯定的是综合消肿治疗,也称为CDT治疗

这项治疗一般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淋巴水肿治疗师施行。在澳大利亚等国家,淋巴水肿治疗已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2010年后,它的理念和技术传播到中国,给此前很多医生眼中都“没有办法消肿”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淋巴水肿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是通过CDT治疗干预,能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除了CDT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还包括肌内效贴、间歇式气动压力泵、低频激光、药物治疗等。

当然,还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比如微创减容术、淋巴微静脉吻合术等,这些手术治疗也需要CDT技术的辅助。

如果您是高危人群,请记住以下注意事项!


上肢水肿预防小贴士


应避免手术侧肢体拎重物、做剧烈的体育锻炼、打针、量血压;

避免暴露在严寒和酷暑中、穿过紧的衣物和戴首饰;

避免蚊虫叮咬、刀割伤、刺伤;

避免过度疲劳、及重复性劳动,比如:拖地、搓衣、切菜等行为。

建议长途旅行佩戴压力袖套,一旦发生水肿或皮肤感染时立即就医。


下肢水肿预防小贴士


应避免过度疲劳及剧烈运动、积极治疗足癣、勤剪指甲;

避免久坐;

避免穿过紧的鞋子。

建议长途旅行及攀爬时穿戴弹力袜,一旦发生水肿或感染请立即就医。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康复医院宣教: 淋巴水肿致残致畸率排名世界第二!”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