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上,高位截瘫运动员邹海鹏和同样高位截瘫的创业能手杨淑婷,穿戴着国产AI外骨骼机器人设备,用直立行走的方式,完成火炬传递。




外骨骼机器人到底是什么?


外骨骼机器人是指套在人身上的一类机器人,看起来就像坚硬的骨骼附在身体的外表面,像是人穿了一件钢铁外衣,所以也称可穿戴机器人。



最早的外骨骼机器人是为军事发明的,是一种可穿戴单兵装备,由背包式外架、金属上下肢及相应动力组成,背包中是动力源。士兵穿上它就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力士举重若轻、健步如飞、携载更多弹药和更重武器装备,力气和耐力将比正常情况下提高20倍,可轻松携带90千克重物。在医疗领域,成熟的外骨骼机器人首先惠及广大下肢瘫痪群体。


康复领域的外骨骼机器人能做什么?


康复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精准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如关节活动度、力量的输出、步行速度和步幅等,还可自由控制启停、步频、步速、步长等。

近年来,因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失去行动能力的患者不断增多。相关指南指出,早期、科学的康复训练对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用于康复领域的外骨骼机器人,穿戴舒适,康复效果更佳


外骨骼机器人适用人群有哪些?


1

偏瘫,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

脑瘫,脑性瘫痪,又称大脑性瘫痪、脑瘫。

2

3

截瘫,是指疾病或意外引起的脊柱损伤等原因造成的神经或脊髓受损而导致胸部或腰部以下全部瘫痪。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逊症,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

4

5

颅脑损伤:始于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

脊髓损伤,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

6

7

脑血管疾病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8

9

周围神经病损,周围神经病损分为神经痛和神经疾患两大类。


杭州明州姑娘桥康复医院的外骨骼机器人能实现什么?



现有的康复手段

#无法满足患者独立站立行走

#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

#无法同时多关节任务处理

#无法做到精准训练及综合评估管理分析

为了给更多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全面、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服务,杭州明州姑娘桥康复医院特引进:
  • 国内首款——肌肉外甲”穿戴机器人设备
  • 华东地区仅2台的AI智能——下肢步行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01

肌肉外甲




肌肉外甲,是一种以协同肌肉为目标的穿戴机器人设备,它通过自主学习每一位穿戴者的人体结构和实时步态,补足或增强对应肌肉力量,从而更高效地完善穿戴者的肢体动作,其核心在于协同增强肌肉力量。

它的重量约3公斤,患者可以在1分钟内轻易完成穿戴,无需学习即可开始步态评估和训练,具有轻便舒适、智能定制、精准助力的特点。
▲国内首款肌肉外甲
02

下肢步行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下肢步行外骨骼康复机器人通过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训练和迭代算法,实现的全新步态,能够更加贴近真实行走环境,使患者整体趋于正常自然步行状态。

可实现首次触地、承重反应期、站立中期、站立末期、迈步前期、迈步初期、迈步中期、迈步末期等八个周期的整体步态训练


▲下肢步行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在康复大厅现场可以看到,穿戴上精密的“机械腿”,悬浮在机器框架下进行“太空漫步”,整个康复训练过程科技感十足。


随着外骨骼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医院进一步开展骨关节及相关手术的术后康复治疗相较于传统康复器具,它不仅能够保护患者的各关节部位安全稳定,还能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康复训练,提升康复效率和效果。


杭州明州姑娘桥康复医院将积极拥抱智能化康复趋势,引进智能化康复设备,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助力患者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明州姑娘桥康复医院外骨骼机器人投入开展骨关节及相关手术的术后康复治疗”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