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的内涵

1、康复对象

2、康复领域

3、康复措施

4、康复目标

5、康复的提供者


康复医学内容

康复包括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二大部分。

(一)康复评定

1、运动功能评定—徒手肌力检查(MMT)、关节活动度(ROM)检查、步态分析(GA)、日常生活能力测定(ADL)等。

2、神经-肌肉功能评定,诱发电位(EP)。

3、心肺功能及体能测定。

4、心理评定—心理、行为及认知能力等检测。

5、语言交流测定。

6、职业评定—测定残疾人的作业水平和适应职业的潜在性。

7、社会生活能力测定—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个人社会角色的实现。

(二)康复治疗

1、物理疗法(PT):包括物理治疗、体育疗法、运动疗法。

2、作业疗法(OT):包括功能训练、心理治疗、职业训练及日常生活训练方面的作业疗法,目的使患者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的环境。

3、语言治疗:对失语、构音障碍听觉障碍的患者进行训练。

4、心理治疗:对心理,精神,情绪和行为有异常患者进行个别或集体心理调整或治疗。

5、康复护理:如体位处理、心理支持、膀胱护理、肠道护理、辅助器械的使用指导等,促进患者康复、预防继发性残疾。

6、康复工程:利用矫形器、假肢及辅助器械等以补偿生活能力和感官的缺陷。

7、职业疗法:就业前职业咨询,职业前训练。

8、传统康复疗法—利用传统中医针炙、按摩、推拿等疗法,促进康复


康复医学基本原则

康复医学的三项基本原则:功能锻炼、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美国心理学家Maslow在50年代提出了需要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有五种需要:

①生理需要,包括食、渴、性、睡眠。

②安全需要,包括对自身的安全和财产安全方面的需要,如要求社会安全,生命和财产有保障,有较好的居信环境,老有所养。

③社交需要,包括对爱情,友谊,集体生活、社交活动的需要。

④尊敬的需要,包括自我尊敬与受人尊敬两个方面,由自尊产生对自我的评价,个人才能的发挥,个人的成就动机等。受人尊敬产生对名誉、地位的追求以及对权利的欲望等。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个人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

按这五种基本需要的重要性排列成不同层次,首先是生理需要,而后依次是安全、社会、尊敬、自我实现需要。残疾人也有同样需求有能停留在中间某个阶段、因此对残疾人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不仅需要进行功能训练,而且要在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整体的康复,最终重返社会。


组成和工作方式

1、康复评定与诊断的区别:评定不同于诊断,远比诊断细致而详尽。由于康复医学的对象是患者及其功能障碍,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重建或代偿其功能,康复评定不是寻找疾病的病因和诊断,而是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为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

2、康复治疗技术常用的方法是: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心理辅导与治疗、文体治疗、中国传统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社会服务。

3、康复医学科的工作方式是:采用多专业联合作战的方式。

4、康复医学科的康复治疗组(team work)组长为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师(physiatrist),成员包括物理治疗师/士(PT)、作业治疗师/士(OT)、言语矫正师(ST)、心理治疗师、假肢与矫形器师(P&O)、文体治疗师(RT)、社会工作者(SW)。
以上是杭州康复养老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康复资料,更多资料敬请关注杭州康复养老网——浙江省医养结合研究会便民服务平台,小编24小时在线为您提供专业咨询服务,联系电话:
0572-88261816



以上就是关于“康复|原来是这样康复(2)”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