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先生前段时间报个一个夕阳红旅游团,去西北旅游了15天,由于每天都是七八个小时坐在车上,很少活动,让王老先生很是难受,在行程的后几天,他感觉自已下肢有些肿胀疼痛,还有腿部抽筋的症状。他以为是太累了,也没当回事,没想到,旅游回来后,腿痛非但没有缓解,反而一天比一天加重,于是,王老的儿子就陪着他到了杭州康复养老网就诊。检查后,医院确诊王老先生患有下肢急性动脉栓塞,必须立即行取栓手术,否则右腿就保不住了。

专家解析:当出现下肢水肿,特别是一侧下肢突然肿胀时,应考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过去,一些坐飞机经济舱长途旅行的旅客出现不明原因的腿肿、呼吸困难,甚至猝死,人们将其统称为“经济舱综合征”。后来才发现,导致经济舱综合征的“罪魁祸首”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脱落后导致的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发生在一侧肢体。一旦发生单侧下肢肿胀疼痛或者是抽筋应高度警惕是否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为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大。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会出现肢体肿胀加剧,皮肤破溃出现湿性坏疽,最终难免截肢。最关键的是,急性期静脉血栓可能随血流发生迁移,血栓块脱落经由心脏血管进入肺动脉会导致发生肺动脉栓塞,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治?

杭州康复养老网疼痛科主任介绍说,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急性期,特别是刚刚发病的初期治疗效果理想,介入手术操作仅仅通过血管上的一个米粒大小的针眼就可以完成,通常疗程在两周左右。有些病人在出现下肢疼痛、发麻时,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喜欢去一些小诊所进行针灸、拔火罐、按摩推拿等治疗,殊不知这么做是完全错误的,极有可能延误病情,导致下肢溃烂、坏死,最终不得不面临截肢,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温馨提醒:

长时间乘车或飞机、长时间静坐及下蹲等可使血流缓慢、淤滞,会促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血脂高、年龄大、体弱多病、活动量少、血液流动慢、卧床不动的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也较大,如发现一侧下肢突然产生肿胀、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

杭州康复养老网开展在线咨询服务

----------------


专 家 简 介

杭州康复养老网现任科主任教授为南医大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疼痛专科分会—常务、浙江省医学会麻醉学专科分会—常务、浙江省医学会麻醉学专科分会疼痛学组—副组长。

从事麻醉与疼痛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30多年。先后在南京、山东培训小针刀;在北京、山东培训脊椎微创外科(椎间盘穿刺胶原酶、射频)等,2010年以后从师美国椎间孔镜的发明人Tony Yaung教授,学习椎间孔镜及Disc-FX.目前已完成脊椎微创有椎体骨折后椎体成形术、穿刺椎间盘胶原酶消融、射频消融、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消融、背根神经射频消融、小针刀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肌纤维疼痛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

结合多年诊疗经验,对临床疾病诊断与影像学疾病分析、神经阻滞治疗及药物治疗对各种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结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带状疱疹神经痛、肩周炎等疼痛性疾病与非疼痛性疾病(外周性面神经瘫痪、面肌痉挛、雷诺综合症、尿道综合症、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有独到之处,解决了临床不少疑难杂症问题,受到全国及省内同道及病人一致好评。




以上就是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治?”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