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下,各样“老年性”疾病出现在青年人身上,是否都引起了大家足够的警惕呢,这里给大家简要介绍下颈性晕眩的发病原因。所谓“颈性眩晕”,是一定要跟颈椎密切相关的了,没有颈椎的不适和异常,也就无所谓颈性眩晕的存在了,所以这些眩晕、头晕或者头昏的患者一定要伴有颈肩部的不适,即使没有,在其过去一定有过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职业史、在发病前有慢性颈痛史或颈椎的外伤病。


眩晕是颈性眩晕病的主要症状,以晨起发病多见,眩晕可为慢性持续性,也可表现为发作性的剧烈眩晕。常感到精神萎靡,乏力嗜睡、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力减退等症。常伴颈部痠痛、僵硬、头痛等症状。检查时发现,患者颈后部肌群至肩胛背部明显紧张、有明显条索筋节,颈椎活动度减少,颈椎有各种关节的错位。颈椎X线检查发现,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变窄,有明显的骨赘增生,椎间孔变窄,寰枢关节明显不对称。进一步检查会发现椎动脉血流障碍,椎间盘突出等。

推荐阅读:颈性眩晕时怎么办?

临床分析“颈性眩晕”的原因,无外乎是因为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导致的颈椎关节增生、错位甚至是椎间盘突出,导致交感神经障碍,椎动脉压迫或痉挛、颈后肌群本体感受器紊乱而出现各种眩晕症状。

①椎动脉压迫所致的眩晕

临床上又多将其归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发作性剧烈眩晕,伴突发跌倒;眩晕的发作和缓解往往与颈部位置有关,易在突然转头及后伸时引起眩晕加重,恢复中立位后眩晕可减轻。在颈椎X线片上多发现颈2颈3寰枢关节错位,或在颈5颈6钩突骨质增生突入椎动脉孔压迫椎动脉。

②交感神经障碍所致眩晕

以慢性眩晕为临床特点,眩晕的发作与加重与头颈姿势无关;面色苍白晦暗,舌质紫暗。头颅枕、顶部皮肤可触及程度不同的水肿增厚感,为血管运动功能紊乱的表现。颅脑彩超(TCD)检查提示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动脉系统痉挛。

③颈后肌群本体感觉紊乱所致眩晕

以慢性中等程度眩晕多见。低头位或极度后伸位时眩晕加重,中立位时眩晕可减轻。枕下肌群往往呈紧张状态,适度按压枕下肌群可使眩晕显著缓解;有时可见上颈椎错位的体征。常伴心悸失眠,忧郁焦虑,头痛等神经官能症,患者往往对自身身体状况变化过于敏感。



以上就是关于“颈性晕眩的发病原因”的相关内容,如需咨询了解,请您拨打咨询电话。